本科生教学管理

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在我校成功举办

日期: 2018-09-20    作者:    点击量:

集百年学府,展思政风华。9月19日,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在河南大学成功举办。大赛由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本次复赛共有来自省内各高校的47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分设三个赛场同时进行。


19日上午,大赛开幕式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河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李培俊、思政处副处长徐军保等出席仪式。张宝明首先致辞,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关乎生命价值与道德学问,必须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高尚的面容屹立,使其成为大学生精神价值引领的优秀课程。随后围绕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方面再次阐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战略地位。他表示,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全力支持和兄弟院校的大力配合下,河南大学有能力也有信心办好本次比赛。李培俊在讲话中提到教师的光荣使命,呼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始终坚持“六个下功夫”: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移动的红旗。徐军保就比赛相关事宜进行说明,要求比赛要做到公开、公正,营造良好比赛氛围。

本次比赛以讲课为评比形式,每位选手有20分钟讲课时间。精心制作的PPT、层次清晰的结构设计、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行云流水的语言表达、规范明了的板书设计……选手们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进行精彩的授课展示。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发展,选手用三个对认识国共关系错误的观点导入,通过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地位的合力说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共发展壮大的问题,立论新颖独到;在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斗争问题上,选手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原因的几种说法切入,引发思考,以新颖的视角带我们领略了共产党人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选手用全面新颖的视角,立足基本史实、结合青年使命,深入反思总结、内化学生本心。针对近期“田佳良事件”这一社会热点,选手引用王毅外长原话,运用历史的眼光,多次质问“精日分子”,分析全面、探究本质,引人深思;由“光绪之死”这一历史疑案选手抛出问题,以点带面,巧妙展开,用全球史观分析探究“戊戌悲歌”的多重原因,中外对比,有理有据;另有选手别出心裁,充分运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借助视频、图表及网络等,线上线下结合,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对教学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令人眼前一亮。经过一天紧张的比赛,本次比赛圆满落幕。

本次大赛旨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切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作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地位的重要举措,对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举办本次大赛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筹备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评分标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参赛规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计分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筹备工作时间表》等文件,成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会务组,为大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