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中国社科院杨海蛟研究员应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报告

日期: 2023-05-17    作者:    点击量: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能力。5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海蛟研究员在明伦校区科技馆三楼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如何做有品质的研究”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彭绪琴主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师生党支部书记、青年教师代表、硕士、博士研究生代表到场聆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如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不断提升研究品质。杨海蛟从情怀、致远、博学、坚守、创新、精道六个纬度详细讲述了“如何做有品质的研究”。他表示,做学术研究一是要有家国情怀,要通过深入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做真实有用的研究。二是要懂得任重致远,要树立远大理想,在做研究时切勿浮躁,切实规划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标。三是要博学,多读书,树立经典意识,广泛涉猎哲学、宏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中共党史等方面的知识。四是要学会坚守,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要保持挚爱,坚持改变生活和坚守职业相统一,不忘初心,坚持服务于社会。五是要创新,他认为做学术研究必须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硕博研究生不仅要接受知识,更重要的要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创新知识。六是要精道,他强调文章切勿照搬照抄,要做到规范准确,优美流畅,精细到每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不仅在主题教育期间要带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应该结合时代需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杨海蛟的报告充满了学术研究和生活的智慧,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原则性与方向性指导,对学院师生提升学术研究品质极具启发性。


杨海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从事政治学理论、政治哲学以及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光明日报理论版》全文转载或摘要介绍等。